馬安妮
我大學讀的是一間台北的國立大學。因為是高中最後一年努力K書才考進去的,因此我一直擔心自己在班上會跟不上大家。為了不要輸給別人,我很努力做自己不習慣做的事情。例如明明不想參加社團和系學會,卻勉強自己跟同學一起參加,為的就是可以打入班上的群體。每天我把自己的時間填得很滿,很怕自己沒有事做。當快要考試、一堆科目都還沒念的時候我很緊張,好希望可以喘口氣休息一下;但當終於忙完的時候,又覺得很有罪惡感,覺得很不安,怎麼可以停下來休息。
大學的時候我很不快樂,做什麼都好像是被強迫一樣,可是又不知道什麼是自己喜歡的。我念的是諮商心理的科系,大家聽到我讀的科系都覺得很羨慕,覺得這是個很有前途的科系。但對我而言卻不是這樣,因為我一直害怕自己做得不好,加上個性比較內向慢熟。雖然讀書也是可以拿到不錯的成績,表面上看起來都很好,但我不敢跟別人說其實一點都不好。
大學畢業前夕,因為面對未來的焦慮而受朋友邀請來到基金會。基金會給我的第一印象,就是總算可以好好休息,我不需要做什麼證明自己的價值。每週都有聚會,一開始我會有些害怕,但慢慢跟大家熟悉後,發現大家都很好,體會到無條件地接納是什麼意思。基金會帶給我最大的改變就是勇敢面對自己不擅長的事。過去我很容易放棄,因為我認為失敗就是代表自己不好。但這裡的關係和課程讓我有勇氣面對犯錯。這份安全感帶領我克服很多困難的事,我開始可以和人建立關係,也順利完成了研究所的課業,最後也找到了一份很棒的工作。雖然改變要花一些時間,但是值得的,人生可以過得這麼精彩,這完全不是當初的我可以想像的。